当前位置:豌豆文学>历史军事>皇宋锦绣> 第四百四十八章 拨款和事故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四百四十八章 拨款和事故(2 / 6)

运作。

不过,为了得到足够的资金,贾朝昌还是用枢密院的形式,进行申请。

枢密院的这些申请,是有正当的理由,加强河北前线,防止被辽国突破。

在西北边患大大降低的前提下,整个北方战争的中心,就又回到了河北前线上面,谁都知道,在三国之中,当西夏彻底的灭亡了之后,宋辽之争必然会成为重点,甚至会越演越烈。

以前还有一个西夏作为缓冲,甚至辽国不会直接上来,而是转而依靠西夏的间接,现在,一切都没有缓冲,西夏的国土属于了辽国,双方只要有任何的摩擦,就必然会产生战争,那么要想保证北方安全,加强是在所难免的。

已经有3年,河北前线都没有任何增加了,这个理由,也算是正当,哪怕是没有计划,这笔钱叶清臣也会拨付。

况且不多的,棱堡的强大就在于,棱堡的单独成本并不高,一座棱堡才2000贯的成本,250座,也不过是50万贯。

这别说是跟以前河北的相比,就算是跟西北相比,都不算什么,贾朝昌只是笼统的写了增加河北城防强度,就这样的通过了。

同样的,给10万禁军换装,成本同样不高,这个改动,只是在长弓上面进行改动,一把长弓的成本200文,箭要贵一点,一套长弓的箭的成本,包括50只穿甲箭,50只重箭,150只标准长箭在内的成本,大概是1.2贯左右。

看起来箭的成本,比之前短弓的箭的成本,最少提升了5倍,可是长弓和箭加起来的成本,还不足以前短弓的成本的一半,这样就算10万禁军,需要更换8万套长弓,也不过是12万贯,加上一些准备的费用,贾朝昌一共申请了100万贯。

听起来,这个绝对数字是非常的大,可是洒在整个河北防线这个大摊子上面,就真的是不算什么了。

要知道,在庆历四年一年,在西北的总花销,就超过了400万贯,这是对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