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豌豆文学>历史军事>皇宋锦绣> 第八百七十一章 和平演变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八百七十一章 和平演变(2 / 6)

加了两个出口,这两个地方周围的人们,出行就方便,而定海军的这些地方移民,回乡也就方便了很多,更容易传播定海军的情况。

两淮到涿郡的铁路,会跟沈阳汴梁的铁路联通,可是他贯通的是两淮,是山东,甚至还有河北的部分区域得,这么一个人口稠密的地方。

另外一条,就更加不得了了,伴随着北宋的发展,更多的是在河南和江南发展,可是京兆这个曾经的龙兴之地,也拥有着相当的人口,这里,可没有什么通道,直接从京兆到山西,就出去蒙古草原了。

连汴梁都没有意识到人口的问题,更别说这里,一旦贯通,人口流失可以说是非常可怕,因为这些铁路基本上都是掌握在定海军的手中,只要想,每天都可以有大量的人被送出去。

在北宋,没有边检,没有国境线和口岸的时候,甚至没有意识到,人口对于国家到底有多么的重要,人多的时候,对人感觉到讨厌,总感觉这么多的人,要照应下来,可是真的没有的话,那个麻烦就大了。

当一个生产力先进,并且很有钱的国家,对于另外一个国家动气心思的,而他还没有反应的时候,这一条铁路就会成为一条生命线,一条向外移民的生命线,无数的民众,会通过这一条路,去寻找新的生活,而剩下来的北宋,将会成为一地鸡毛。

不说零散上车的,自发的前往定海军,单纯是在密集的列车之中,随便插入几个列车,对于整体管理都是由定海军来操控的铁路来说,那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。

北宋的思想,还停留在以前,老百姓没有路引,是没办法出行的,可是在汴梁以北,只要能够抵达铁路的附近,就没有问题了,定海军,会安排着他们离开,而铁路的高效率,一天就出去了,以往可能一两年,才会流失相当的人数,现在,在铁路贯通之后,不用很久,两三个月就非常可怕的。

就跟定海军在庆历九年组织的300万劳务输出一样,最终整个转运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